对企业来说,财税成本直接影响利润。合法节税不是偷税漏税,而是利用政策和规则,在合规前提下减少纳税支出。下面分享 4 个实用合法节税方法,帮企业省下真金白银。
一、吃透税收优惠政策
国家和地方政府为鼓励企业发展,出台很多税收优惠政策,企业只要符合条件就能享受。比如小型微利企业,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 100 万元的部分,减按 25% 计入应纳税所得额,按 20% 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,实际税负只有 5%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后,企业所得税税率从 25% 降到 15% ,研发费用还能加计扣除。
像一家科技型初创企业,通过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,企业所得税每年节省几十万元。还有些地方为吸引投资,对入驻产业园区的企业给予增值税、企业所得税地方留存部分返还。企业要定期关注财政部、税务总局官网,也可以让财务人员参加政策培训,及时掌握适用的优惠政策。
二、合理规划成本费用扣除
企业在成本费用核算上多花心思,就能合法减少应纳税所得额。比如固定资产折旧,企业可以选择加速折旧方法。一台价值 500 万元的生产设备,按直线法每年折旧 50 万元;如果用双倍余额递减法,前两年每年折旧能达到 100 万元,前期成本增加,利润减少,相应纳税额就降低。
日常经营中,企业要规范发票管理。采购货物、接受服务一定要取得合规发票,否则成本费用无法税前扣除。像餐饮企业采购食材,从正规渠道进货取得发票,就能正常抵扣成本。企业还可以把部分员工福利转化为经营费用,比如把员工培训费用单列,既能提升员工技能,又能增加扣除项目。
三、优化业务架构和合同条款
企业拆分业务板块,能有效降低税负。一家既做产品销售又提供安装服务的企业,把销售和安装业务分开,成立独立的安装服务公司。销售业务按 13% 缴纳增值税,安装服务可以选择按 9% 缴纳增值税,整体税负降低。
签订合同时也要注意税务条款。明确约定发票类型、税率、开票时间、税费承担方。比如企业作为采购方,在合同里写明供应商必须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,就能保证进项税额可以抵扣。如果合同没约定清楚,后期供应商只提供普通发票,企业就会多承担税费。
四、利用税收洼地和递延纳税
税收洼地指有税收优惠政策的地区。海南自贸港对注册在当地的企业,符合条件的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 15% 的优惠税率;霍尔果斯对符合目录的企业,企业所得税 5 免 5 减半。企业可以在税收洼地设立子公司或分公司,把部分业务转移过去,享受政策红利。
递延纳税也是节税的好办法。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,投资确认的资产转让所得可以在 5 年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应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,相当于延迟缴纳税款,企业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。比如企业用价值 1000 万元的房产对外投资,产生 300 万元转让所得,分 5 年计入应纳税所得额,每年只需确认 60 万元所得缴税。
企业降低财税成本要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操作。用好这 4 个方法,既能保证企业安全经营,又能实实在在减少税费支出。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,把这些方法灵活运用到经营管理中,让每一笔钱都花在刀刃上。